更多功能

梅花康疹是什么原因

2025-04-27

370次浏览

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肠道寄生虫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阑尾炎早期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隐痛或钝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于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疼痛可能随咳嗽、行走加剧,弯腰蜷腿可缓解。

约80%患者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异常哭闹、拒食。肠鸣音早期亢进,后期因腹膜炎减弱。

体温通常升高至37.5-38.5℃,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达39℃以上。可伴有寒战、乏力、心率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无明显发热。

典型体征包括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罗氏征、腰大肌试验、闭孔肌试验等特殊检查可辅助诊断。阑尾穿孔后可能出现全腹压痛、板状腹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阑尾穿孔、腹腔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等。妊娠期阑尾炎疼痛位置上移,儿童病程进展更快。慢性阑尾炎表现为反复右下腹痛,餐后或运动后加重。

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尽早就医,恢复期选择低纤维饮食如米汤、蒸蛋,避免豆类、芹菜等粗纤维食物。术后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腹式呼吸训练。日常注意预防肠道感染,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复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