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由胆道疾病、酒精滥用、高脂血症、胰管梗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镇痛解痉、抑制胰酶分泌、控制感染、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功能主治:治疗儿童和成人的胰腺外分泌不足。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常见于(但不限于) ●囊性纤维化 ●慢性胰腺炎 ●胰腺切除术后 ●胃切除术后 ●胰腺癌 ●胃肠道旁路重建术后(如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 ●胰管或胆总管阻塞(如肿瘤所致) ●西蒙·席汉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具体剂量应因人而异,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饮食结构而确定。建议在开始进餐时,口服每...
1、胆道疾病:
胆结石或胆道感染导致胆汁反流至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自我消化。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痛伴黄疸。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配合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酒精刺激:
长期酗酒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蛋白酶原过早激活。典型症状为饮酒后中上腹持续性钝痛。戒酒是根本措施,急性期需静脉营养支持,慢性患者建议补充胰酶制剂如得每通、慷彼申。
3、代谢异常:
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11.3mmol/L时,乳糜微粒栓塞胰腺微血管。这类患者多伴肥胖、糖尿病,需严格低脂饮食,口服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等降脂药,必要时行血浆置换。
4、胰管阻塞:
胰腺肿瘤或先天性胰管畸形导致胰液排出受阻。CT可见胰管扩张,部分患者出现脂肪泻。治疗需手术解除梗阻,如胰管空肠吻合术,术后配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减少胰液分泌。
5、遗传因素:
PRSS1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胰腺炎表现为青少年期反复发作。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以预防为主,避免暴饮暴食,严重者需全胰腺切除术。
胰腺炎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如清蒸鱼、鸡胸肉,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g以下。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急性发作时立即禁食并就医,慢性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胰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