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肿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软膏、糖皮质激素注射等方式治疗。皮下囊肿通常由毛囊堵塞、皮脂腺分泌过多、细菌感染、遗传因素、外伤刺激等原因引起。
早期较小的囊肿可采用40-45℃温热毛巾外敷,每日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该方法通过加速代谢帮助囊肿自然吸收,适用于无明显红肿的单纯性囊肿,需持续2周以上观察效果。
合并感染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局部涂抹。这类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每日2次直至炎症消退。
顽固性囊肿可考虑曲安奈德或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激素能快速缓解炎症反应和纤维增生,但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慎用,需由医生操作避免皮下萎缩。
直径超过1cm或反复发作的囊肿需行囊肿摘除术或CO2激光气化术。手术能彻底清除囊壁防止复发,术后保持伤口干燥,瘢痕体质者需配合抗瘢痕治疗。
体质湿热者可服用蒲公英、连翘或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中医认为囊肿与痰湿瘀滞有关,建议配伍薏苡仁、茯苓利水渗湿,连续服用1个月需评估效果。
日常避免挤压囊肿部位,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减少油炸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囊肿增大超过2cm、出现破溃流脓或伴随发热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除表皮样囊肿等特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