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肠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2025-10-15

1907次浏览

肠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肠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或休克。

1、腹痛

腹痛是肠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与肠蠕动加快或肠黏膜炎症刺激有关。细菌性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引起的腹痛更为剧烈,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病毒性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则以隐痛为主。腹痛发作期间建议暂时禁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严重时可达每日10次以上。细菌感染常导致黏液脓血便,如大肠埃希菌感染;病毒感染多为水样便。持续腹泻可能导致肛周皮肤刺激,排便后需用温水清洁。若出现血便或黑便,需警惕消化道出血。

3、恶心呕吐

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黏膜或延髓呕吐中枢,引发恶心呕吐。细菌性食物中毒时呕吐出现较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1-6小时即可发作。呕吐频繁者应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误吸。婴幼儿呕吐需注意体位,防止窒息。

4、发热

约半数肠道感染患者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可能引起高热伴寒战。发热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但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就医。儿童高热易诱发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严重时出现眼窝凹陷、意识模糊。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治疗。老年人及婴幼儿脱水进展较快,家长发现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

肠道感染期间应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烂面条、蒸蛋等低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处理呕吐物、粪便时需戴手套。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少尿无尿等表现,须立即就诊。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