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梗阻早期症状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粘连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腹部触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1、腹痛腹胀:肠梗阻初期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婴幼儿常以哭闹、蜷缩身体为信号。腹胀可能伴随呕吐,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出现胆汁样物质。腹部触诊可发现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2、呕吐频繁:早期呕吐具有喷射性特点,进食后立即发生。呕吐频率随病情进展增加,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需注意呕吐物颜色变化,从白色奶液渐变为黄绿色胆汁。
3、排便异常: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排便排气停止,不完全梗阻可能出现果酱样血便。新生儿胎粪排出延迟超过24小时需警惕先天性畸形。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时需考虑肠套叠可能。
4、腹部包块:肠套叠患儿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按压时哭闹加剧。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者可能出现中腹部不对称膨隆。腹部触诊需在患儿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误判。
5、全身症状:早期可能出现低热、精神萎靡等非特异性表现。病情进展时出现脱水征象如眼窝凹陷、前囟门塌陷。严重者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如呼吸深快、面色苍白。
预防肠梗阻需注意科学喂养,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快转换奶粉。推荐母乳喂养期间母亲保持饮食清淡,人工喂养者按标准比例冲调奶粉。日常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次哺乳后保持竖抱姿势15分钟。出现持续哭闹、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