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性伴侣同治、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症状监测等方式治疗。淋病通常由淋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脓性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淋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环素。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完成全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症状缓解后仍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
2、性伴侣同治:确诊淋病后,近期性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查和治疗。未治疗的性伴侣可能导致重复感染,即使无症状也应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
3、避免性接触:治疗期间需完全避免性接触直至治愈。淋病具有强传染性,未治愈时性接触可能导致传染扩散。建议治愈后仍坚持使用避孕套预防再感染。
4、定期复查:完成抗生素疗程后2周需进行病原学复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治疗失败或复发,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病原体清除。复发者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
5、症状监测:治疗期间需观察排尿疼痛、分泌物等症状变化。若72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可能提示治疗失败或合并其他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淋病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排尿冲洗尿道。治愈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性病筛查,高风险人群可每半年检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私人物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增强免疫力,但急性期需暂停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