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度运动、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或消化酶制剂等方式缓解。腹胀气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动力不足、消化功能障碍、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避免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选择南瓜、山药、小米等易消化食材。少量多餐可减少胃肠负担,餐后散步10-15分钟促进肠道蠕动。
功能主治:助消化药。用于消化不良、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障碍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替代治疗。
用法用量:1.每餐20,000-40,000欧洲药典单位脂肪酶,进餐时服用。2.根据症状调整剂量。本品宜用水整粒吞服。3.为方便吞咽,亦可打开胶囊,将微粒与水或流质同服,切忌嚼碎后服用。
2、腹部按摩:顺时针环形按摩脐周,配合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时用掌心适度加压,每日2-3次,每次5-8分钟,可缓解肠痉挛促进气体排出。
3、运动促排:快走、瑜伽扭转体式、仰卧蹬车等运动能增强腹肌收缩力。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4、促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药物可加速胃排空。这类药物通过刺激5-HT4受体增强胃肠蠕动,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
5、消化酶助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米曲菌胰酶等制剂能分解蛋白质与脂肪。消化功能减退者餐后服用可帮助营养吸收,减少食物滞留产气。
腹胀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适量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持续性腹胀伴随呕吐、便血等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排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长期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