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一种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患者接触蚕豆或某些氧化性物质后可能引发急性溶血反应。该病主要与基因缺陷、食物或药物诱发、感染因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家族遗传史等因素相关。
功能主治:1.维生素E是高效抗氧化剂,可使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起到保护血管、心脏、乳房、眼睛、皮肤及腺体等器官的作用,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直肠癌等
2.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可促进伤口愈合
3.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可预防流产、不孕症、保养卵巢
4.改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5.保护红细胞膜,预防溶血性贫血
6.美白祛斑、美发护发、防晒护肤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3次。
1、基因缺陷:
蚕豆病的根本原因是G6PD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下降。G6PD是维持红细胞稳定的关键酶,其缺乏会使红细胞在氧化应激下易破裂。该病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2、食物诱发:
食用蚕豆及其制品是最常见诱因,蚕豆中的蚕豆嘧啶苷等成分会加剧氧化损伤。除蚕豆外,蓝莓、大豆及含人工色素食品也可能诱发溶血。发病多在进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酱油色尿、黄疸等症状。
3、药物因素:
部分氧化性药物如磺胺类、抗疟药伯氨喹、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等可诱发溶血。中药川连、薄荷脑等也需警惕。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G6PD缺乏病史。
4、感染诱发:
病毒或细菌感染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触发溶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伤寒等疾病期间。感染期间机体代谢产物增多,会加重红细胞氧化损伤,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和尿色变化。
5、新生儿黄疸:
G6PD缺乏的新生儿可能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这种情况需及时光疗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G6PD缺乏,指导喂养和护理。
蚕豆病患者需终身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日常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抗氧化食物如猕猴桃、坚果等,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溶血。建议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家族成员应进行基因筛查,育龄夫妇可通过遗传咨询评估生育风险。急性溶血发作时需立即就医,通过输血、碱化尿液等治疗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