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指数是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国际通用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主要用于评估成年人的体重是否健康。
1、定义计算:
BMI全称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其数值通过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例如身高1.7米、体重65公斤者,BMI为65÷1.7×1.7≈22.5。世界卫生组织将BMI 18.5-24.9定义为正常范围,低于18.5为偏瘦,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2、评估意义:
BMI是筛查体重相关健康风险的初级工具。超重或肥胖可能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而低BMI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但BMI无法区分肌肉与脂肪比例,运动员或肌肉发达者可能出现“假性肥胖”误判。
3、适用人群:
该指数仅适用于18-65岁普通成年人,不适用于孕妇、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儿童需使用年龄别BMI曲线评估,老年人因肌肉流失可能需结合腰围等指标综合判断。
4、局限性:
BMI未考虑体脂分布差异,内脏脂肪堆积者即使BMI正常仍可能存在代谢风险。亚洲人群因更易腹型肥胖,部分国家将超重标准下调至BMI≥23,肥胖标准下调至≥27.5。
5、辅助指标:
需结合腰围、体脂率等补充评估。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提示腹型肥胖。生物电阻抗法或皮褶厚度测量可更准确反映体脂含量。
保持健康BMI需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每日摄入适量全谷物、优质蛋白及新鲜蔬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BMI异常或伴随头晕、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体重管理应避免极端节食,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