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可能由分娩损伤、麻醉影响、心理因素、膀胱肌无力、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辅助、导尿处理、盆底肌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膀胱及尿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或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会阴侧切或撕裂伤造成的疼痛反射性抑制排尿,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充盈但无尿意。建议产后2小时内尝试自主排尿,采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缓解疼痛刺激。
硬膜外麻醉可能干扰骶神经对膀胱逼尿肌的调控,使膀胱感觉减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剖宫产术后6-8小时,伴随下腹胀满感。可通过听流水声、温水坐浴等条件反射刺激,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膀胱收缩。
产后焦虑或会阴伤口恐惧可能引发排尿抑制,常见于初产妇。表现为排尿时紧张、尿流中断,但超声检查显示膀胱残余尿量<100ml。进行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保持私密环境,避免他人催促。
妊娠期子宫长期压迫导致膀胱肌纤维拉伸,收缩力减弱。多发生在产后24-48小时,伴随膀胱过度充盈达500ml以上。需要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
导尿操作或产道细菌上行可能引发急性膀胱炎,出现排尿灼痛伴尿潴留。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使用头孢呋辛、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以上。
产后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选择南瓜粥、冬瓜汤等利尿食物,避免咖啡因饮料。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局部压迫。若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尿,需急诊排除尿路梗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师指导,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