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子宫纵隔是天生的吗

2025-04-25

313次浏览

拔牙后发烧可能由手术创伤反应、局部感染、干槽症、免疫力下降、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抗生素治疗、创口清理、退热药物、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

拔牙过程中牙槽骨和软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引发炎症介质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术后24小时内低热<38℃属正常生理反应,建议用冰袋间歇冷敷面部肿胀区,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组织充血。

可能与拔牙窝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创口化脓、淋巴结肿痛等症状。需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每日冲洗3次。

牙槽窝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时易继发厌氧菌感染,疼痛放射至耳颞部伴腐臭味。临床采用双氧水冲洗创面后填入碘仿纱条,严重者需行清创术去除坏死组织。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术后易出现体温升高。建议术前检测空腹血糖,术后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体温超过38.5℃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潜伏期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肾炎等基础疾病可能在拔牙应激后发作。需排查咽部充血、尿常规异常等体征,原发病控制后发热自然缓解。

术后48小时内进食常温流食如牛奶、米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避开创面;发热期间每日监测体温3次,若72小时未退热或出现寒战、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创口污染的运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