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妊娠期代谢异常、胰腺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等方式管理。
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患者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仍感口干,夜间需频繁起床饮水。建议选择无糖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加重症状。
肾小球滤过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每日排尿次数可达15-20次,尿量超过2500毫升。需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三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需警惕,建议记录每日体重变化,搭配高蛋白饮食维持肌肉量。
高血糖引发皮肤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好发于四肢屈侧和会阴部。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可涂抹含尿素成分的润肤霜缓解症状。
糖代谢异常影响白细胞功能和胶原蛋白合成。足部小伤口可能迁延不愈,发展为糖尿病足。每日检查四肢末端,发现破损立即消毒处理。
晶状体渗透压变化导致屈光改变,表现为突发性视物不清。血糖控制稳定后2-3周可自行恢复,期间避免驾驶和精密操作。
周围神经轴突变性引发感觉异常,呈手套袜套样分布。温水泡脚时需测试水温,防止烫伤,可进行足底按摩改善循环。
胰岛素分泌延迟造成餐前反应性低血糖。建议分餐制饮食,两餐间补充坚果或酸奶,避免空腹时间超过4小时。
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持续性倦怠感。午后可进行15分钟快走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夜间保证7小时睡眠。
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牙龈炎症。选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
高糖环境促进病原微生物繁殖,常见尿路感染和足癣。女性需注意外阴清洁,穿透气棉质内衣。
胰岛素抵抗导致皮肤角化过度,颈部和腋窝出现灰褐色斑块。控制体重可改善症状,避免用力搓洗患处。
早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本,每周测量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西蓝花,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运动建议每天30分钟有氧训练配合抗阻运动,如快走、游泳、弹力带练习。出现视力骤降、意识模糊、酮症酸中毒等急症需立即就医。定期筛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并发症项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