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染。
1、性接触传播:淋病奈瑟菌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性行为传播,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是主要感染方式。无保护性行为风险更高,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概率。
2、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淋病的孕妇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能接触宫颈分泌物导致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妊娠期筛查与产前治疗能有效阻断传播,新生儿需预防性使用红霉素眼膏。
3、间接接触传播:共用被污染的毛巾、浴缸、坐便器等可能接触带菌分泌物,但细菌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保持个人用品专人专用,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可减少风险。
4、医源性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如妇科检查器械、牙科设备等。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灭菌的器械可避免此类传播。
5、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制品或共用注射器传播,但淋球菌在血液中存活时间有限。严格筛查献血者、避免非法采血和吸毒行为是预防关键。
预防淋病需针对性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措施。安全性行为应全程使用避孕套,避免多性伴;孕妇需定期产检筛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贴身物品;医疗操作选择正规机构。出现尿道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早期规范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可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