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产科DIC怎么确诊

2025-04-17

291次浏览

产科DIC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因分析。主要依据血小板计数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实验室指标,同时需排查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产科高危因素。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不止、皮肤瘀斑、休克等多系统出血倾向。产科DIC常与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相关,需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并评估出血量。

2、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100×10⁹/L、纤维蛋白原<1.5g/L具有诊断价值。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3秒以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凝血 cascade 激活。

3、纤溶标志物:D-二聚体>5mg/L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升高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可联合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血栓弹力图等评估凝血动态过程。

4、病因筛查:紧急排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等诱因。羊水栓塞者需检测母血中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感染病例应完成血培养及炎症指标检测。

5、鉴别诊断:需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肝病相关凝血异常者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普遍降低,而DIC表现为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选择性消耗。

确诊后需立即启动输血支持,每4小时复查凝血功能。推荐输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针对病因处理,如胎盘早剥者需紧急剖宫产,感染性休克需联合抗生素治疗。维持尿量>30ml/h,必要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微血栓形成。产后密切监测至凝血功能稳定48小时以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