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存在副胎盘需重点关注胎盘功能监测、出血风险及胎儿发育情况,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超声检查。
1、超声监测:副胎盘可能影响主胎盘功能,需通过超声动态观察胎盘位置、血流及胎儿生长指标。每4周复查一次彩超,评估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羊水量,排除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28周后增加胎心监护频次。
2、预防出血:副胎盘剥离可能导致产前出血,避免提重物及腹部受压。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卧床并就医,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减少刺激诱发宫缩风险。
3、营养支持: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剂摄入,每日补充60mg元素铁预防贫血。建议食用牛肉、猪肝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每周摄入深海鱼类补充DHA。监测血清铁蛋白维持在30μg/L以上。
4、分娩评估:妊娠36周需由产科医生评估分娩方式,副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可能增加剖宫产概率。分娩时需备血防止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完整性,残留组织需行清宫术。
5、并发症警惕:注意妊娠期高血压及胎儿窘迫征兆,每日监测血压和胎动。主副胎盘间血管吻合异常可能引发双胎输血综合征,多胎妊娠需每周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
孕妇需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每日散步不超过30分钟。补充含叶酸复合维生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蹲坐。出现腹痛、胎动减少或阴道流液需立即急诊,产后42天复查胎盘附着部位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