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足癣由真菌感染引起,湿疹则与过敏或免疫异常相关。
1、病因不同: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导致,常见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湿疹属于过敏性炎症反应,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或免疫失调有关,无传染性。
2、症状差异:
足癣典型表现为趾间糜烂、足缘脱屑或水疱,伴随明显瘙痒,夏季加重。湿疹皮肤损害多样,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渗出,慢性期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为主,瘙痒剧烈且易反复发作。
3、发病部位:
足癣好发于足趾缝、足底等潮湿部位,多为单侧分布。湿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四肢屈侧、面部等,多呈对称性分布。
4、诊断方法:
足癣需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可见菌丝或孢子。湿疹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行皮肤活检或过敏原检测。
5、治疗原则:
足癣以抗真菌治疗为主,常用硝酸咪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湿疹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控制炎症。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是预防足癣的关键,建议穿透气鞋袜并避免共用洗浴用品。湿疹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减少化学洗涤剂接触,冬季使用温和润肤剂。两种疾病均需避免搔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由皮肤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