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GBS菌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尿液培养监测、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GBS菌尿通常由泌尿系统定植、免疫力下降、妊娠期生理变化、既往感染史、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妊娠期GBS菌尿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治疗可降低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GBS感染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过敏反应。
2、尿液培养监测:确诊GBS菌尿后需每4周复查尿培养直至分娩。阳性者需重复抗生素疗程。分娩时需进行GBS筛查,阳性产妇分娩期需预防性静脉用抗生素。
3、生活方式调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摄入蔓越莓汁、酸奶等调节泌尿环境。避免憋尿,排便后从前向后清洁。穿着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
4、高危因素控制: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需严格控糖,血糖目标为空腹<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贫血孕妇需补充铁剂和叶酸,维持血红蛋白>110g/L。
5、分娩期管理:孕35-37周需进行GBS筛查,阳性者分娩时需静脉注射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既往有GBS感染新生儿病史者,本次妊娠需全程预防性治疗。
妊娠期GBS菌尿管理需结合饮食调节与适度运动,推荐每日30分钟步行搭配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限制高糖食物摄入。出现尿频尿痛症状需及时就诊,分娩后6周需复查尿培养确保菌尿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