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存时间因人而异,积极治疗和科学管理可显著延长寿命。疾病进展速度、并发症控制及生活方式调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后与血管受累范围密切相关。早期仅累及冠状动脉时,通过规范用药和血运重建手术,患者可能获得与健康人群相近的生存期。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严重狭窄可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若已出现多血管病变或重要脏器供血不足,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此时10年生存率约为60%-70%。
合并急性心血管事件会显著影响生存质量。发生心肌梗死后5年生存率约为75%,脑梗死后3年生存率约50%。这类患者需强化二级预防,定期监测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检查。心功能不全患者需长期服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日常管理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可使心血管风险在1年内下降50%,限酒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