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2025-04-05

70次浏览

艾滋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艾滋病通常由HIV病毒感染、无保护性行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免疫系统受损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核心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多替拉韦。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调整,坚持用药可将病毒控制在检测限以下。漏服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需设置服药提醒确保依从性。

2、感染预防:

患者易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可能与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发热、体重下降。需定期服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肺孢子菌肺炎,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出现口腔白斑或带状疱疹需及时就医。

3、营养管理:

每日需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搭配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腹泻患者可选择低渣饮食,吞咽困难时改用流质食物。避免生食海鲜防止寄生虫感染,体质量指数低于18.5需增加坚果、乳制品等热量补充。

4、心理支持:

确诊后易出现抑郁焦虑,与病耻感和社会歧视有关。可参加感染者互助小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或排斥,保持正常肢体接触。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必要时使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

5、长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出现持续淋巴结肿大或视力模糊需排查淋巴瘤、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育龄女性患者妊娠期需调整用药方案,实施母婴阻断可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至2%以下。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每周累计150分钟。戒烟限酒避免免疫抑制,性生活坚持使用避孕套。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接触暴露后72小时内可采取暴露后预防。餐具煮沸消毒,皮肤破损立即用碘伏处理。通过规范化治疗,患者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水平。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