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治疗选择中医或西医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中医侧重整体调理与症状缓解,西医以血糖控制与并发症防治为核心,两者可协同应用。
1、血糖控制:西医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药物精准调控血糖,配合动态监测;中医采用黄连、黄芪、地黄等药材辅助降糖,但起效较慢。急性高血糖或并发症风险较高时建议优先选择西医干预。
2、并发症管理: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需西医的缬沙坦、雷珠单抗等靶向治疗;中医通过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适合早期预防或辅助治疗。
3、体质调理:中医辨证施治对气阴两虚型多汗乏力用生脉散,湿热内蕴型口苦苔腻用葛根芩连汤;西医缺乏针对性体质干预方案,但对营养不良患者可补充维生素B族、蛋白质。
4、用药安全:西药可能存在胃肠道反应、低血糖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中药需警惕关木通、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5、综合方案:建议初诊患者先通过西医确诊并制定控糖方案,中医作为辅助手段改善症状。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可联用甲钴胺西医和针灸中医,肥胖患者可结合西药减重与中药化痰祛湿。
日常需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燕麦、荞麦替代精米面,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太极拳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出现视力模糊、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停用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