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视网膜静脉阻塞如何治疗

2025-04-10

123次浏览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通过抗VEGF药物注射、激光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管炎症、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

1、抗VEGF治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药物可减轻黄斑水肿,需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该治疗能抑制血管渗漏,但可能引发眼压升高或玻璃体积血。

2、激光光凝术:针对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预防新生血管。治疗分3-4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需配合OCT复查。

3、激素治疗: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或地塞米松植入剂适用于炎症因素导致的水肿。激素可能引起白内障进展或青光眼,需监测眼压变化。

4、改善微循环:口服羟苯磺酸钙或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配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5、玻璃体切除术:针对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2-3周,警惕继发性青光眼或感染风险。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130/80mmHg、空腹血糖7mmol/L以下,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每日摄入200g深色蔬菜及20g坚果,限制钠盐至5g/天。定期眼底检查建议每3个月复查FFA,突发视力骤降需24小时内急诊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