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儿童散光有什么表现

2025-04-24

396次浏览

肛门镜检查流程包括体位准备、器械消毒、局部润滑、镜体插入、观察记录五个步骤。

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靠近腹部,臀部靠近检查台边缘。该体位便于暴露肛门区域,减少肠管弯曲度。检查前需排空膀胱,脱去下身衣物,用一次性垫单覆盖非检查区域。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膝胸卧位或截石位,但左侧卧位最为常用。

使用一次性肛门镜或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金属肛门镜。检查前用碘伏棉球消毒肛周皮肤,范围直径约15厘米。金属器械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残留消毒液,避免刺激黏膜。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确保器械无锐利边缘或破损。

将含利多卡因的润滑剂均匀涂抹于肛门镜前端及肛周。采用旋转方式缓慢插入润滑过的指套进行指检,评估肛管张力及病变位置。对于敏感患者可提前使用表面麻醉剂,降低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拔出内芯后保持肛门镜与肛管呈15度角,嘱患者深呼吸时顺势推进。通过直肠瓣时需轻微调整角度,观察黏膜颜色、血管纹理及异常隆起。旋转镜体360度全面检查齿状线区域,发现病变时拍照或取活检。

退镜时再次观察有无遗漏病变,记录痔核大小、肛裂位置或息肉形态。检查后擦净润滑剂,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短暂胀痛感。疑似恶性病变需标注时钟方位,测量距肛缘距离,必要时进行染色放大内镜检查。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热水坐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低渣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促进黏膜修复。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常规检查后建议静坐休息15分钟再离院。长期便秘患者可配合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日3组每组20次。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