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值通常以血清总胆红素为指标,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较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胆红素结合能力有限,肠道菌群未建立导致肠肝循环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胆红素暂时性蓄积,形成生理性黄疸。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适用于初步筛查,血清总胆红素检测为金标准。检测部位选择前额或胸骨部位,避免在手足等末梢部位测量。动态监测需固定测量时间与部位,数值波动超过17.1μmol/L需警惕病理性黄疸。
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热量摄入不足,会加重黄疸程度。种族差异中东亚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黄疸进展更快。母体妊娠期糖尿病或产伤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均会影响黄疸峰值。
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可能与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20%时需考虑胆汁淤积症或胆道闭锁。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光疗启动阈值为出生72小时后足月儿≥291μmol/L。换血疗法适用于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或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征兆。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合并缺氧酸中毒者需个体化降低干预标准。
加强母乳喂养频率促进排便,每日8-12次哺乳可加速胆红素排出。选择蓝光波段425-475nm的光疗设备时需保护新生儿视网膜。出院后随访建议包括每日监测黄疸进展曲线,观察喂养状态及神经行为变化,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需立即返院评估。补充益生菌制剂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