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孕妇血压低是什么原因

2025-04-26

349次浏览

被蜱虫叮咬可通过及时移除虫体、局部消毒处理、观察症状变化、药物预防感染、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蜱虫叮咬可能由户外活动防护不足、接触野生动物、叮咬时间过长、虫体携带病原体、个体免疫差异等因素引起。

使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垂直向上缓慢拔出,避免扭转或挤压虫体。操作后检查口器是否残留,酒精棉球擦拭镊子与皮肤接触部位。错误拔除可能导致口器断裂或病原体反流。

用碘伏或75%酒精环形消毒叮咬处及周围2cm皮肤,每日重复2-3次直至伤口结痂。肥皂水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红肿区域避免抓挠,覆盖无菌纱布减少摩擦。

记录叮咬日期并每日观察皮肤变化,游走性红斑可能提示莱姆病感染。发热超过38℃、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留取出的蜱虫置于密封容器供实验室检测。

高危地区叮咬超过24小时可预防性使用多西环素,儿童推荐阿莫西林分散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布洛芬缓解局部疼痛,氯雷他定改善过敏反应。

叮咬部位持续溃烂、直径超过5cm的红斑需皮肤科活检。血清学检测排查伯氏疏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心电图异常伴面神经麻痹需神经内科会诊。

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归家后检查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定期给宠物使用氟虫腈滴剂预防寄生,庭院杂草高度控制在15cm以下。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急诊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