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不治疗可能引发皮肤溃烂、继发感染、丹毒、淋巴管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真菌长期侵蚀导致足部皮肤角质层增厚、皲裂,形成开放性创面。趾缝糜烂可能伴随渗出液和剧烈瘙痒,增加细菌入侵风险。日常需保持患处干燥,使用酮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喷雾抑制真菌。
破损皮肤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可能与搔抓行为或共用物品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化脓。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抗细菌和特比萘芬乳膏抗真菌治疗。
β溶血性链球菌通过脚气创口侵入真皮层,引发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常伴随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需静脉注射青霉素类药物。下肢淋巴回流受阻时可能反复发作。
病原体沿淋巴管扩散形成红色条索状结节,触痛明显。与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有关,通常伴有淋巴结肿大。严重时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
真菌合并细菌感染入血后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率达30%。常见于长期未治疗的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和意识障碍。需ICU监护并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万古霉素治疗。
建议穿透气棉袜并每日用白醋泡脚,避免赤足行走。瘙痒时冷敷替代抓挠,家庭成员需分开使用指甲剪等物品。糖尿病患者应每月检查足部,出现水疱或皮温升高时立即就医。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