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片使用需注意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疗程管理五个方面。
1、过敏筛查:
用药前需确认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史。既往出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者禁用。首次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需立即停药就医。过敏体质患者建议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2、相互作用:
克拉霉素会升高地高辛、华法林血药浓度,联用需调整剂量。禁止与西沙必利、匹莫齐特联用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含铝镁的抗酸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降低抗菌效果。
3、特殊人群:
孕妇需评估获益风险比,哺乳期用药应暂停母乳喂养。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剂量减半,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剂量调整为常规量50%。儿童使用颗粒剂需精确计算体重剂量。
4、不良反应:
常见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建议餐后服用减轻刺激。出现黄疸、尿液变深需警惕肝损伤。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假膜性肠炎,腹泻伴发热应立即停药并送检粪便培养。
5、疗程管理:
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联合用药10-14天,不可自行增减疗程。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用药5-7天,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全程治疗。用药期间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光敏反应。
服用克拉霉素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不适。适当补充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推荐酸奶、纳豆等发酵食品。用药后出现头晕应避免驾驶操作机械。治疗期间戒酒可降低肝脏代谢负担,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促进药物排泄。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肌肉无力需排查横纹肌溶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