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通常无法自行痊愈,需及时就医干预。该病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可能引发肠梗阻或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1、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特征: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是典型三联征。发病12小时内属于黄金救治期,超过24小时未处理可能造成肠穿孔。查体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超声检查显示靶环征或同心圆征。空气灌肠复位是首选治疗方式,成功率可达80%以上。
2、慢性肠套叠的特殊表现:
成人患者多存在肠道息肉、肿瘤等继发病因,表现为反复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CT检查可见肠管分层现象,需通过手术解除套叠并处理原发病灶。术后需禁食至肠鸣音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日常需观察排便性状与腹部体征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肠管异常蠕动。恢复期选择低纤维少渣饮食如米汤、藕粉,两周后逐步添加蒸蛋、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术后三个月内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婴幼儿喂养应注意循序渐进添加辅食,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刺激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