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过期后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建议更换有效期内的试剂使用。检测试剂的稳定性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下降,过期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能降低。
抗原检测试剂的有效期通常为12-18个月,由生产厂家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过期试剂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标记抗体的活性可能衰减,导致与病毒蛋白结合能力下降,出现假阴性;二是试剂内缓冲液成分可能变质,影响反应体系的酸碱度,造成非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假阳性。存放环境也会影响实际有效期,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试剂性能退化。
1、不同过期时长的差异:
刚过期1-2个月的试剂在保存条件良好时可能仍具一定检测能力,但结果需谨慎对待。过期3个月以上的试剂可靠性显著降低,尤其出现溶液浑浊、试纸条变色等物理性状改变时,检测结果已无参考价值。部分研究显示,过期半年的新冠抗原试剂假阴性率可达30%以上。
2、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
在无法立即获取新试剂且必须检测时,可观察试剂外观无异常后平行检测2次。若两次结果一致且与临床症状吻合,可作临时参考;若结果不一致或与症状矛盾,则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认。此方法仅适用于紧急情况,不作为常规检测依据。
建议定期检查家中抗原试剂的有效期,避免囤积过多导致过期浪费。未开封试剂应避光密封保存在4-30℃环境中,已开封试剂需在1小时内使用。出现呼吸道症状时,优先选择有效期内的检测产品,配合测量体温、观察症状变化等综合判断。日常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比依赖过期检测更有助于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