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保持卫生习惯、规范避孕措施、增强免疫力、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妇科检查等方式预防。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激素水平紊乱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菌群平衡。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双方需清洁外生殖器。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导致局部潮湿。
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人工流产等侵入性操作需在正规医院进行,术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频繁阴道灌洗破坏宫颈黏液屏障。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保证7-8小时睡眠。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摄入含锌的牡蛎、坚果。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
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可能引发上行感染,表现为白带异常、下腹坠胀。需规范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减少感染风险。
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和盆腔B超。宫腔镜检查能早期发现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盆腔疼痛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日常饮食可增加酸奶、纳豆等发酵食品摄入,补充益生菌维持阴道微生态。避免高糖饮食诱发炎症反应,经期忌食生冷辛辣食物。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瑜伽中的束角式有助于预防妇科炎症。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