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可能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麦氏点压痛等症状。
早期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钝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种特征性表现与内脏神经反射和炎症累及腹膜有关,约70%患者出现该症状。
约90%病例伴随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麻痹可能出现持续性呕吐。食欲减退是普遍现象,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
体温通常升高至37.5-38.5℃,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伴随乏力、出汗等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提示感染进展。
麦氏点压痛是典型体征,按压右下腹1/3处出现明显疼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提示腹膜刺激征,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等特殊检查可辅助诊断。
妊娠期患者疼痛位置上移,老年人可能症状轻微但病理严重。儿童常表现为全腹痛伴频繁呕吐,盆腔位阑尾炎可能出现排尿异常或里急后重感。
发病期间需禁食并卧床休息,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过渡,恢复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术后早期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训练和步行锻炼。日常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