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2025-04-24

2504次浏览

青光眼可能由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眼压异常、眼部外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眼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用力屏气动作,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降低风险。

2、年龄增长:

40岁以上人群眼球房水循环功能逐渐衰退,前房角变窄概率增加。建议中老年人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在暗环境下长时间用眼,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

3、眼压异常:

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压持续超过21mmHg时,可能损伤视神经。可能与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高度近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虹视现象。可选用拉坦前列素、噻吗洛尔、布林佐胺等降眼压药物。

4、眼部外伤:

眼球钝挫伤可能引发房角后退或晶状体脱位,与职业暴露或运动损伤相关,常伴随眼红、畏光症状。急性期需立即就医,后期可通过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手术方式治疗。

5、糖尿病影响: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能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出现突发眼痛伴头痛时需警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青光眼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举重等屏气动作。睡眠时垫高枕头15-20度,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压及视神经形态,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