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可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延缓近视进展、改善日间裸眼视力等方式控制近视发展,但无法根治近视。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眼轴异常增长、角膜曲率过陡等原因引起。
1、暂时矫正视力: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压迫角膜中央区,暂时性使角膜曲率变平,白天可维持8-10小时清晰视力。这种物理性压平效果可逆,停戴后角膜会逐渐恢复原状,需长期坚持使用。
2、延缓度数增长:
镜片周边离焦设计可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临床数据显示,佩戴者每年近视进展可减缓30-60%,尤其对8-16岁青少年效果显著。
3、控制用眼习惯:
需配合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至每40分钟休息10分钟。避免在昏暗环境下阅读,保持30厘米以上的用眼距离。
4、病理性因素:
高度近视可能与遗传性巩膜薄弱、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豹纹状眼底、黄斑萎缩等症状。需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考虑后巩膜加固术。
5、光学矫正选择:
600度以上近视可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选择离焦型框架镜。病理性近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
日常需保证维生素A胡萝卜、蓝莓、D深海鱼、蛋黄摄入,每天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调节训练。镜片护理需使用专用冲洗液博士伦博视顿、爱尔康双氧水,避免自来水冲洗。出现眼红、畏光需立即停戴并就医,定期检查角膜地形图及眼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