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主要表现为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可能伴随尿床频率异常、日间排尿异常、心理行为问题、泌尿系统症状、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1、夜间尿床:
睡眠中无意识排尿是核心症状,5岁以上儿童每周超过2次或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原发性遗尿症多表现为单纯夜间尿床,无其他泌尿系统异常;继发性遗尿症可能突然出现尿床行为,需排查潜在疾病。
2、日间排尿异常:
部分患儿合并尿急、尿频或尿失禁,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有关。膀胱容量减小、逼尿肌过度活动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少数存在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现象,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
3、心理行为问题:
长期尿床易引发焦虑、自卑等情绪障碍,表现为社交回避、学习注意力下降。大龄儿童可能因羞耻感隐瞒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4、泌尿系统症状:
继发性遗尿症常伴随泌尿感染症状,如排尿疼痛、尿液浑浊。可能与尿路畸形、隐性脊柱裂等器质性疾病有关,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发热或腰部疼痛,需进行超声或X线检查。
5、生长发育迟缓:
少数病例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相关,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这类患儿多伴有夜间多尿现象。
日常需限制睡前饮水量,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延迟排尿练习,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改善情况。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适当进行跳绳、跑步等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症状持续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畸形等器质性疾病,行为干预无效时可考虑醋酸去氨加压素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