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GBS筛查需注意筛查时机、检测方法、抗生素使用、分娩管理及新生儿监测等事项。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敷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妊娠35-37周是GBS筛查的最佳窗口期,此时检测结果能准确反映分娩时的带菌状态。过早筛查可能导致假阴性,过晚则可能延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对于既往有GBS阳性史或GBS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可在孕早期进行基线筛查。
规范采集阴道下1/3和直肠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可提高检出率。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虽能缩短等待时间,但培养法仍是金标准。采样时应避免使用润滑剂或消毒剂,防止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GBS阳性孕妇需在分娩发动或破膜时静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抗生素需在分娩前4小时完成首剂输注,每4小时重复给药直至分娩结束。预防性抗生素可降低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率达80%以上。
对于GBS定植孕妇,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或产时发热需加强监护。剖宫产分娩且未破膜者可不进行抗生素预防,但需评估个体风险。分娩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母婴生命体征,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剂量。
母亲GBS阳性新生儿需观察48小时,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异常或喂养困难时需进行血培养和CRP检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母亲产时发热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母乳喂养不会传播GBS,无需因此中断。
妊娠期GBS筛查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盆浴和使用阴道冲洗剂;筛查前后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心理压力;GBS阳性孕妇需提前与产科医生沟通分娩预案,准备必要的医疗记录。新生儿护理需特别注意脐部消毒和体温监测,记录每日进食量及大小便次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