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一阵阵刺痛可能由外耳道炎、神经性耳痛、中耳炎、颞下颌关节紊乱、耳部带状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镇痛药物、抗生素治疗、关节矫正、抗病毒药物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挖耳或进水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分泌物增多。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耳道,避免抓挠,严重时需涂抹氧氟沙星滴耳液。外耳道真菌感染需使用克霉唑溶液。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神经性耳痛: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受刺激引发放射性疼痛,常无耳部器质性病变。热敷患侧耳周,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反复发作需排查颅内病变。
3、中耳炎:感冒后咽鼓管功能障碍致鼓室积液,伴随耳鸣、听力下降。鼻腔喷羟甲唑啉改善通气,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鼓膜穿孔者需行鼓室成形术。
4、颞下颌关节紊乱:咬牙习惯或咀嚼硬物导致关节错位,疼痛放射至耳部。避免张大嘴动作,用热毛巾敷关节区,夜间佩戴咬合板。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治疗。
5、耳部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耳周神经,出现簇状水疱和剧痛。72小时内口服伐昔洛韦,涂抹喷昔洛韦乳膏。合并面瘫需加用泼尼松和甲钴胺。
日常避免使用尖锐物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急性疼痛期间减少咖啡因摄入,练习深呼吸缓解神经紧张。持续性刺痛超过48小时或伴随眩晕、面瘫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电子耳镜和纯音测听可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