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可通过奥美拉唑、雷尼替丁、铝碳酸镁等药物缓解,通常由饮食刺激、精神压力、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能长效抑制胃酸分泌,适合反酸烧心症状明显者。该药需空腹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镁水平,避免与氯吡格雷联用。
2、雷尼替丁: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组胺作用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夜间酸突破现象。用药期间需注意肝功能异常者减量,避免与抗酸剂同时服用。可能出现嗜睡、便秘等副作用。
3、铝碳酸镁:胃黏膜保护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层,适合餐后不适感明显者。咀嚼片剂型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铝蓄积。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后需间隔2小时再服其他药物。
4、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灼痛、反酸等症状。除药物治疗外,需避免高脂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
5、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胃镜检查可确诊。四联疗法包含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疼痛发作期应选择软烂食物,戒烟戒酒,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
胃酸过多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咖啡、浓茶、辛辣食物刺激,选择苏打饼干、馒头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餐后适度散步促进消化,避免立即平卧。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呕血、黑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