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痛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局部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尿急尿痛可能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液生成和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的滞留时间。适当饮用蔓越莓汁或淡竹叶水,具有辅助抑制细菌的作用。避免长时间憋尿,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
2、饮食调整:减少咖啡、酒精、辛辣食物的摄入,降低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纤维素。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3、物理缓解:采用40℃左右温水坐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可放松盆底肌肉。下腹部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
4、药物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选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M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症状。
5、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引起的梗阻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可能需行膀胱水扩张术。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功能,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频率变化,治疗完成后建议复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