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治疗。结肠肿瘤通常由遗传因素、高脂饮食、慢性炎症、息肉恶变、环境致癌物暴露等原因引起。
根治性手术是结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等术式。早期肿瘤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实现根治,进展期肿瘤需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常用化疗方案包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等药物组合。辅助化疗适用于III期及以上患者,可降低复发风险。新辅助化疗可使局部进展期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针对RAS野生型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单抗等EGFR抑制剂。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延缓肿瘤进展。瑞戈非尼适用于转移性结肠癌的三线治疗。靶向药物需配合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选用。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转移性结肠癌。纳武利尤单抗可改善dMMR型患者的生存预后。免疫治疗需评估肿瘤突变负荷和PD-L1表达水平,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低位直肠癌推荐术前短程放疗。骨转移灶的姑息放疗可缓解疼痛。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需配合肠内营养支持。质子治疗可精准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结肠肿瘤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恢复期逐步增加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建立包含营养师、心理医师的多学科随访体系。出现便血、肠梗阻等急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