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可能由衣原体感染、淋球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宫腔操作后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因素引起,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不孕症、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盆腔粘连、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后遗症。
1、不孕症:
输卵管黏膜破坏及粘连是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的主要机制。炎症导致输卵管纤毛功能受损,管腔狭窄或闭锁,阻碍精卵结合。临床数据显示约20%患者出现继发性不孕,双侧输卵管受累者妊娠率不足15%。
2、慢性盆腔痛:
盆腔充血粘连可引发持续6个月以上的下腹坠痛,月经期或性交时加重。可能与输卵管积水、盆腔结缔组织纤维化有关,约25%患者出现该症状,疼痛程度与盆腔粘连范围呈正相关。
3、异位妊娠:
输卵管通而不畅使受精卵着床异常的风险增加6-10倍。炎症造成的输卵管蠕动异常及管腔狭窄,导致受精卵无法正常到达宫腔,约50%异位妊娠患者有盆腔炎病史。
4、盆腔粘连:
炎性渗出物机化形成纤维束带,可致子宫直肠陷凹封闭。腹腔镜可见输卵管与卵巢、肠管广泛粘连,严重者出现冰冻骨盆,需行粘连松解术改善症状。
5、输卵管卵巢脓肿:
脓液积聚形成包块,急性期表现为高热及剧烈腹痛。超声检查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脓肿直径>8cm者需穿刺引流。
建议每日摄入300g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C,每周进行3次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穿紧身裤减少局部压迫。出现持续下腹隐痛或月经异常时需复查阴道超声,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既往盆腔炎患者计划妊娠前应评估输卵管通畅度,试管婴儿技术可作为严重输卵管病变的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