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包括拔牙后剧烈疼痛、口腔异味、牙槽窝空虚或部分空虚、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和临床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1、剧烈疼痛:拔牙后2-3天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常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疼痛程度远超正常术后反应,是干槽症最突出的诊断依据。
2、口腔异味:患者口腔出现明显腐败性臭味,由于血凝块分解坏死导致。这种异味不同于普通口臭,具有特征性,常伴有口苦感。
3、牙槽窝检查:可见牙槽窝内血凝块部分或完全脱落,暴露骨壁呈灰白色。探诊时骨壁敏感,触碰可诱发剧烈疼痛,周围牙龈可能出现轻度红肿。
4、淋巴结反应:同侧下颌下淋巴结或颈深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压痛,这是机体对局部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需与普通淋巴结炎鉴别。
5、影像学辅助:X线检查可排除残留牙根或骨碎片等并发症,但并非诊断必需。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病因,如颌骨骨髓炎或骨折。
干槽症患者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轻柔冲洗,避免用力漱口或使用吸管。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米汤、蒸蛋、土豆泥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间可进行适度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必要时需就医进行局部清创和敷料填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