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儿童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06

150次浏览

儿童青光眼可能由遗传因素、发育异常、眼部外伤、炎症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青光眼与基因突变有关,如CYP1B1基因缺陷导致房角发育异常。此类患儿多伴有家族病史,新生儿期即可出现畏光、流泪等症状。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定期监测眼压。

2、发育异常:

先天性房角结构畸形阻碍房水排出,常见于Axenfeld-Rieger综合征。患儿角膜直径增大呈"牛眼"状,可能伴随虹膜缺损。早期可行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

3、眼部外伤:

眼球挫伤导致前房出血或房角后退,可能继发青光眼。患儿表现为眼红、疼痛伴视力下降。急性期需使用甘露醇降眼压,后期必要时行睫状体冷冻术。

4、炎症反应:

葡萄膜炎引发虹膜后粘连,房水循环受阻继发青光眼。常见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需局部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配合阿托品散瞳。

5、药物副作用:

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青光眼,表现为双眼眼压渐进性升高。需逐步停用激素类药物,改用布林佐胺等降眼压药物。

患儿日常应保持低盐饮食,避免举重、倒立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每天进行适度户外活动。家长需每3个月带孩子进行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查,建立完整的眼健康档案。心理方面可通过绘本教育帮助孩子理解治疗过程,减轻检查时的恐惧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