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测、病史采集、皮损特征分析、病毒培养鉴定等方法。
典型症状为簇集性水疱伴疼痛或灼热感,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原发性感染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复发性疱疹通常局限于局部。口唇疱疹多由HSV-1引起,生殖器疱疹多与HSV-2相关。
采用PCR技术检测疱疹病毒DNA具有高敏感性,Tzanck涂片检查可发现多核巨细胞。血清学检测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则反映既往感染史。免疫荧光法能快速鉴定病毒抗原类型。
需询问接触史、既往发作频率及诱因,如紫外线照射、压力或免疫抑制状态。妊娠期生殖器疱疹需特别关注母婴传播风险。HIV感染者出现广泛皮损时需考虑疱疹病毒合并感染。
初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群集丘疹,24小时内发展为透明水疱,3-4天后混浊破溃形成糜烂面。角膜疱疹可见树枝状溃疡,疱疹性瘭疽呈现指端肿胀伴甲周水疱。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节段分布。
将疱液接种于细胞培养体系,通过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确认病毒存在。该方法虽耗时但特异性强,可用于耐药株鉴定。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病毒颗粒形态,但临床普及率较低。
日常护理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发作期应避免公共泳池等交叉感染风险场所。出现发热、皮损扩散或眼部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