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可通过药物辅助、生活方式调整延缓进展,但手术仍是唯一根治手段。晶状体混浊主要与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眼部外伤、遗传因素相关。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可抑制晶状体蛋白氧化,谷胱甘肽滴眼液帮助清除自由基,苄达赖氨酸滴眼液改善代谢。这些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逆转混浊进程,需配合避光护目措施。
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C/E复合剂,限制高糖饮食。抗氧化营养素可减缓氧化应激损伤,但对已形成的混浊区域无分解作用。
避免强光直射佩戴防紫外线墨镜,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每用眼30分钟远眺放松。减少蓝光设备使用时长,夜间采用暖光源照明降低眩光影响。
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140/90mmHg。全身代谢异常会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定期监测眼底变化。
当矫正视力低于0.3或影响日常生活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首选方案。对于合并黄斑病变者,可考虑屈光性晶体置换术改善视觉质量。
日常佩戴偏光镜减少紫外线伤害,每周三次30分钟健步走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晶状体水肿。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及裂隙灯检查,视力骤降需48小时内就诊。烹饪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摄入三文鱼补充ω-3脂肪酸,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对于核性白内障患者,强光下瞳孔缩小会显著影响视物清晰度,建议黄昏时段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