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荨麻疹性血管炎

2025-04-29

15710次浏览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以持续性风团样皮疹和血管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能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感染因素、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1、免疫异常:

免疫复合物沉积是主要发病机制,补体系统激活导致血管壁损伤。患者血清中常检测到低补体血症,皮肤活检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治疗需结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

2、感染诱因:

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能触发异常免疫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伴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消退后遗留紫癜样色素沉着。抗病毒治疗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可改善症状。

3、药物因素:

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可能诱发超敏反应。皮疹多呈环状或靶形,伴有烧灼感而非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控制症状。

4、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常合并该病变。关节痛和蛋白尿是常见伴随症状。羟氯喹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皮肤及系统表现。

5、肿瘤相关:

淋巴瘤或实体瘤可能通过副肿瘤综合征导致发病。皮肤活检显示血管壁IgM和C3沉积,需排查潜在肿瘤。治疗原发病后血管炎症状多可缓解。

日常需避免辛辣食物和剧烈运动,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急性期可冷敷患处,慢性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补体水平和尿常规。低组胺饮食如西蓝花、苹果有助于减轻症状,适度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微循环。出现呼吸困难或血尿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