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褥疮有一定效果,尤其对早期和轻度褥疮能起到促进愈合的作用。
一、中医治疗褥疮的原理与方法:
中医认为褥疮属于“疮疡”范畴,多因气血亏虚、局部受压导致经络阻滞。治疗以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为主。外治法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煎汤湿敷,如金银花、黄连等;膏剂外涂多选用生肌玉红膏、紫草膏等促进创面愈合。内服中药则根据体质辨证选用补益气血的黄芪、当归,或清热利湿的茯苓、泽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二、不同分期的治疗效果差异:
对于Ⅰ-Ⅱ期褥疮皮肤发红或浅表溃烂,中医外治配合内调效果显著,约70%患者可在2-4周内改善。Ⅲ期以上深部溃烂伴感染时,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主要起辅助控制感染、减少渗出作用。若出现坏死组织或深部窦道,需优先清创后再配合中药治疗。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日常护理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使用减压垫避免骨突处受压。创面保持清洁干燥,饮食宜高蛋白如鲫鱼汤、蒸蛋羹,搭配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适度按摩受压部位周围肌肉,促进气血运行。重度褥疮患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熏蒸,同时监测创面变化,若出现红肿热痛加剧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