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得过一次仍可能再次感染。该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不同血清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即使曾感染过某一型病毒,仍可能因其他型病毒引发新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导致。不同病毒型别引发的临床症状相似,均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随发热症状。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重复感染。
1、重复感染的高危因素:
5岁以下婴幼儿是主要易感人群,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容易造成病毒传播。免疫力低下儿童、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儿童重复感染风险更高。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患儿粪便排毒时间可持续数周。
2、预防重复感染措施:
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但需注意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型别病毒感染。日常应加强手卫生,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患儿分泌物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恢复期可适量食用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食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患儿痊愈后两周内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做好隔离防护。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