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牙髓炎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05

153次浏览

慢性牙髓炎可能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隐裂、牙周病逆行感染、牙齿过度磨耗、既往急性牙髓炎转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间接盖髓术、根管治疗、拔牙术、激光治疗、药物镇痛等方式干预。

1、龋齿发展:

深龋导致牙本质暴露后,细菌毒素持续刺激牙髓。典型表现为冷热刺激痛,食物嵌塞时出现钝痛,疼痛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避免进食黏性甜食。

2、牙齿隐裂:

咬合创伤或夜磨牙导致牙体出现微裂纹,细菌通过裂隙侵入牙髓。特征性症状为咬硬物时尖锐疼痛,可能伴随牙龈肿胀。建议佩戴咬合垫减少牙齿负荷,定期进行咬合调整。

3、牙周感染:

重度牙周炎时,牙周袋内厌氧菌通过根尖孔逆行感染。常见牙齿松动伴叩击痛,X线显示根尖阴影。基础治疗需进行全口洁治,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

4、过度磨耗:

长期咀嚼硬物或胃酸反流导致牙釉质缺损,牙本质小管开放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齿敏感及自发隐痛,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推荐使用脱敏牙膏,严重者可行树脂充填修复。

5、急性转归:

未经治疗的急性牙髓炎转为慢性过程,牙髓部分坏死液化。可能出现间歇性跳痛或牙龈瘘管,温度测试反应迟钝。临床常用甲醛甲酚进行牙髓失活,配合根管预备清除坏死组织。

慢性牙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冷过热饮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根管治疗期间可适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用患侧咀嚼坚果类硬物。适度进行咀嚼肌按摩有助于缓解咬合不适,建议每周进行2-3次温盐水漱口。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