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与牙周炎是两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牙髓炎由牙髓组织感染引起,表现为剧烈疼痛;牙周炎则累及牙周支持结构,以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为特征。
1、发病部位:
牙髓炎病变局限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多由深龋或外伤导致牙髓暴露感染。牙周炎则发生在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韧带,通常由长期牙菌斑堆积引发慢性炎症。
2、病因差异:
牙髓炎主要由细菌通过龋洞或牙裂直接侵入牙髓引起,急性发作常与冷热刺激敏感相关。牙周炎病因更复杂,与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相关,病程呈渐进性发展。
3、疼痛特点:
牙髓炎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夜间加重且定位模糊,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牙周炎疼痛多为钝痛或咀嚼不适,伴随牙龈肿胀和按压痛,疼痛位置明确可定位。
4、伴随症状:
牙髓炎晚期可能出现牙冠变色、根尖周脓肿。牙周炎典型表现为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移位,严重时出现牙周袋溢脓和口臭。
5、治疗方式:
牙髓炎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必要时拔除患牙。牙周炎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重度病例需牙周手术或植骨修复。
预防两类疾病均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理邻面菌斑。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控制糖分摄入。牙周炎患者需戒烟并管理全身性疾病,牙髓炎患者应及时处理龋齿避免感染扩散。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龈出血超过一周,应尽早就诊口腔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