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性质良性/恶性、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制定。
1、手术切除:
手术是卵巢肿瘤的核心治疗手段,良性肿瘤通常采用卵巢囊肿剔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恶性肿瘤需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早期患者可能保留生育功能,晚期需联合多学科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选择取决于肿瘤大小和扩散程度。
2、化学治疗:
针对恶性卵巢肿瘤,常用铂类如顺铂、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可作为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根据病理类型差异,生殖细胞肿瘤可能采用BEP方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放射治疗:
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或转移灶控制,如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现代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可减少肠道等周围器官损伤。通常作为术后补充治疗或复发患者的局部控制手段,需结合肿瘤标记物变化评估疗效。
4、靶向治疗: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用于BRCA基因突变患者的维持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血供。这些药物显著延长铂敏感复发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用药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心血管评估。
5、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的低级别浆液性癌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或他莫昔芬。对于交界性肿瘤或复发患者,激素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变化及子宫内膜情况。
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康复期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负重训练。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良性肿瘤术后每年随访1次,恶性肿瘤前2年每3个月复查。出现腹胀、排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患者建议进行家族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