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矮可通过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补充、原发病管理等方式干预。身高发育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生长激素缺乏、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骨骼发育障碍等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父母身高对子女有显著影响,遗传因素占身高决定因素的60%-80%。这类情况无需药物干预,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如牛奶、鸡蛋、牛肉、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保证睡眠促进生长潜力。
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
用法用量:口服。将软囊滴嘴开口后,内容物滴入婴儿口中(开口方法:建议采用将滴嘴在开水中浸泡30秒,使胶皮融化)。1岁以下小儿,一次1粒,一日1次。
2、生长激素缺乏:垂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配合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补充,治疗需持续至骨骺闭合前。
3、慢性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等疾病会阻碍生长发育。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改善骨骼代谢。
4、营养不良:蛋白质和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生长。建议每日摄入500ml牛奶、50g瘦肉、1个鸡蛋,补充维生素AD滴剂,避免挑食偏食影响营养吸收。
5、骨骼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需骨科评估。部分病例需进行肢体延长术或骨骺阻滞术,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身高干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规建议每日保证1小时跳绳或游泳运动,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10岁前儿童应保持9小时以上睡眠。骨龄检测可帮助评估生长潜力,切忌自行使用含性激素的增高产品。